首页

sm的国产小视频

时间:2025-05-24 03:36:34 作者:香港警队“一哥”:推动智慧警政,为市民守住“第一道防线” 浏览量:56284

  中新网鄂尔多斯12月10日电 题:进入保供时刻的中国北方智能化煤矿

 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

  12月上旬,当凛冽寒风在中国北方大地肆虐时,更多人感觉到了煤炭保供的重要性。

  方可是一名“00后”矿工,2023年秋天从内蒙古工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后,回到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酸刺沟煤矿工作。

图为在酸刺沟煤矿井下工作的矿工。(资料图)  方可供图

  “这是一家标准的保供煤矿,所生产的煤炭源源不断地通过各港口运往中国南方的一些电厂。”方可觉得能为更多同胞送去温暖,自己很自豪。

  上班之初,方可首先感受到了智能化煤矿的先进性。

  “一线矿工离采煤地很远,大家都用遥控器操作,若出现预警,立即停工,人不会有啥危险。”方可告诉记者,当他把井下工作流程告诉父母时,“他们都觉得我来煤矿上班是正确的选择。”

  酸刺沟煤矿智能化矿山项目负责人刘向洋介绍,2023年7月6日,酸刺沟煤矿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智能化矿山验收,同年10月26日通过智能化验收评估。通过全面推广应用,该煤矿已实现了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,实现了减人、增安、提效的目的。

  酸刺沟煤矿的智能化实践,只是鄂尔多斯实施煤矿智能化的一个缩影。

  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转龙湾煤矿,2020年11月就被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行列,迈出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、智能化少人”步伐。

图为在转龙湾煤矿井下工作的矿工。 (资料图)  王浩东供图

  转龙湾煤矿智能化办公室负责人王浩东表示,转龙湾煤矿目前已建成矿用5G专网,实现对井下主要运输大巷、智能采掘工作面全覆盖,并与主干网络相互联通,应用于采煤机数据传输、中央泵房巡检机器人控制、固定排水点水泵开关控制、精准测风装置传感器数据传输和通话。这里配备5G手机,支持语音通话、视频通话、联网功能。井下变电所安装了智能巡检机器人,实现无人值守。

  鄂尔多斯市能源局煤炭科科长刘彦雄介绍,近年来,鄂尔多斯市高度重视煤矿智能化建设,截至目前,已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136座,其中,井工煤矿累计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505处,露天煤矿应用无人驾驶车辆182台,覆盖煤炭产能达每年7亿吨,约占全市在产产能的82%,鄂尔多斯市煤矿智能化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、纵深推进的新阶段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被查

“晚年父亲的身体也不太好,多种慢性病,并且有腿伤,住在疗养院里,但是他还是和海峡对岸的黄埔同学经常联系。让父亲无比惊喜的是两位黄埔同学从台湾来到天津,到疗养院看我的父亲。在疗养院,三位同学见面时抱头痛哭。”吕燕娜说,当年都是英姿勃发的青年人,现在都已是皓首老翁,分别了半个世纪的团聚,看到这一幕的人无不动容。

德国智能制造企业组团赴渝考察 签署多个协议深化合作

此外,成都世园会同步推出多项便民措施,开设了多条地铁、公交专线,倡导绿色低碳公交出行。同时,创新票务和支付方式,天府国际机场、世园会游客中心等服务窗口将为国际游客提供便捷国际支付服务。

【澜湄印象】缅甸小伙武贤祥:学中文研水电 冀做中缅两国文化传播桥梁

特邀专家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原副总工、研究员陈凯麒表示,引江济淮工程是新中国在建最大的综合性跨流域引调水工程,《千里江入淮》真实地反映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。

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全国赛将在沈阳举办

无人机停机坪:通过无人机自动定期遥感监测,将作物的生长情况上传至大数据平台,再与一张图匹配,实现“以图管地、以图管产、以图决策”集成“空(卫星)、天(无人机)、地(地面植物检测摄像头)”一体化农情反馈技术,通过精准施肥、滴水控制、绿色防治和精准调控等手段,实现了“水、肥、药、气”一体化科学施用。

湖南检察机关依法对谢肃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

据了解,首批渔船集中出海期间,海事部门开展海空巡航4000余海里,发布安全信息1500余次,远程引导商船8300艘次,点验商渔船4700余次,处置未按要求保持VHF16频道(国际通用甚高频安全守听频道)畅通船舶300余艘,有效保障了海上交通安全,万艘渔船安全出海。(总台央视记者 唐颖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